讀《 超越大學》〈Reshaping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ies〉筆記-全球快讯
〈重塑我們自身與我們的社會(Reshaping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ies)〉[1]
楔子
本書作者Roth, Michael S 不同於其他討論通識教育學者,將通識教育追溯到古典時代以降的歐洲的思想傳統,本書作者則是將其放在美國自身思想史的發展脈絡,重新理解美國的通識教育,及其對現實的關懷。因此作者在本章就透過上個世紀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對於教育與哲學的觀點,及其後繼者對其觀念的批判與討論,藉此回應將高等教育視為職業培訓且容易使人淪為工業體系中純粹工具的社會風氣,以此探討當代通識教育該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批判能力,以重塑自我與我們的社會。
【资料图】
本章節的摘要部分
首先本章以上世紀六零年代的電影《畢業生》的台詞為引子,[2]向讀者點出雖然當時社會將技術革新帶來的經濟發展視為第一要務,但在流行文化中仍能看出時人對於不能簡化為商業的教育形式保持尊重。然而,伴隨著近年來特定大學學位的生員數量增加,持有工具主義的批評者則開始對於「無用」學科無法變現提出質疑;再加上晚近科技發展與教育去中心化,則增加受定製教育者與經濟前景較弱勢者的壓力。[3]作者在此以上世紀初杜威對於麻州實行的雙軌教育政策的批評,點出杜威教育理念的主要關注的內容,即他認為教育理應是讓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重大的意義,而非只是使人適應現有工業制度的工具。
接著作者從不同面向討論杜威與當今自由學習理念接近的教育思想。相較於傑佛遜或愛默生,杜威更加關注教育與社會層面的聯繫,並認為教育作為個人訓練之外,也兼具形成社會生活的功能;同時強調不同於啟蒙時代提倡的自治概念,杜威認為社會範疇內人與人之間的彼此依存,且作為一種優勢能夠展現人類的可塑性,即人們繼續尋求新的印象並持續建立現有的關係;另外,杜威也指出「接受教育」與「在世界上做事」兩件事,本質上同一過程的一部分。
杜威認為當懷疑與探究精神結合後,可以破解順從事物現狀本身對人的可塑性的限制。而這樣的教育理念深具創造力,並且在杜威對教育的務實理解下,變得全然面向未來。[4]同時,杜威的教育思想除面向未來之外,也著重於對於過去與傳統的探究。不過對於杜威來說,不同於當時普遍的歷史研究所認為應當理解過去,他反而更加關注於歷史能為當下詮釋的現實意義,即認為歷史跟所有知識一樣,可以符合當前的利益與主張。作者指出雖然杜威的觀點在反對者眼中是缺乏對於歷史真實面貌的尊重,但卻也在上世紀中葉重振歷史研究,使其克服被冠上無用的古董主義的問題,即杜威主張的實用主義在乎歷史的重要性,是建立在當下的我們所感興趣的問題。另一方面,擁有哲學家身分的杜威,同時也呼籲哲學應該從哲學所討論問題,轉向如何處理人類的問題。而作者在此認為可以將哲學代換成教育來理解杜威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因此對杜威而言,通識教育本身得關注如何教育學生能夠在私人或公共生活領域中,透過探究來學習,形成探究-學習的良性循環。
然而對於當時美國社會影響重大的哲學家杜威,卻在他逝世後影響迅速下降,諸如受到哲學科目的專業化,其強調以模仿科學以追求精確性與確定性的分析為主;以及當時冷戰政治局勢下,國內知識分子對於實用主義對於進步過度追求的批判;再加上60年代實用主義並未深根於社會、經濟,還是語言等議題層面,促使講求激進的新左派並未將其作為理論工具。
再者,作者藉由理查.羅蒂(Richard Rorty)、赫希(E. D. Hirsch)與瑪莎.努斯鮑姆(Martha Nussbaum)這三位杜威哲學的後繼者們,探討他們對於教育的看法。作者指出相較於杜威否定哲學的認識論預設,羅蒂則更加注重大學需要善於解讀該領域舊文本的人,並且在哲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變得不為任何人所感興趣的情況下,將哲學轉變成一種講述故事的知識,即杜威認為「改變我們對自己是誰的感覺」。[5]而關於羅蒂對教育的看法則源於他對哲學的批判,並強調教育是對探究的煽動,這點也使他認為小學和中學教育主要是關於「讓學生接管社會的道德和政治常識」社會化,此觀點與赫希的觀點類似,後者也呼籲在小學和高中教育中提高文化素養,並且他反對教育中標準化考試,強調敘事能力對年輕學生的重要性,其中有效的閱讀則成為能夠可衡量結果的技術,可以在標準化測試中進行評估。而在另一位秉持杜威傳統的哲學家努斯鮑姆,則強調透過主動學習培養好奇心,以破除死記硬背和狹隘技能培養的教育模式,並提倡批判性地檢查自己與他人意見中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同時注重教育取向是過程而非內容的努斯鮑姆,相對於前兩人則更加注重兒童自主的面向。
縱使三人對自由學習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一致認為教育在形塑積極公民主動組成政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教育無論是反思性的,還是務實的,都旨在讓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思考者,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得到增強,而不是妥協。三人也都認為,大學階段的學習不應只是傳授知識,而是鼓勵探究,而此探究是藉由實踐與通過進入研究工作來鼓勵的。同時,對於羅蒂來說非職業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意識到他們可以重塑自己——他們可以將過去強加給他們的自我形象,即使他們成為有能力的公民的自我形象,重新加工成他們自己幫助創造的新自我形象。
再次,筆墨轉向討論批判性思維與教育之間的問題。雖然批判性思維被60年代的教育界獲得極高的聲譽,但作者認為應警惕自滿於自身批判能力的情況,因其最終將適得其反,使學生被培養成懷疑主義者,並且他們將對任何價值觀帶有解構或嘲笑的態度;此外,作者也認為須避免批判性思考變成學生不學習的理由,使學生對於他者採取封閉的態度。因此作者在此引出通識教育的關鍵任務,應該是幫助學生培養從他們可能拒絕,或忽視的材料中學習的意願和能力,即讓學生習於接受舒適圈(筆者按:筆者依照本節文義的解讀,甚至可以用同溫層來比喻)以外的事物,從中汲取培養創造力的資源,並應用於生活實踐中。作者認為通識教育將繼續成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提供藉由批判思維與實踐探索兩者之間的平衡發掘創造的能力,,並在文末舉出歷史哲學家明克的建議批評者時,所使用的比喻「用法官的假髮換取導遊的帽子」,即相較於評判事物,更重要的是試圖向學生展現不同價值觀的實踐。
文章最後,作者透過在北京大學針對通識教育演講時的經驗,一方面藉由當時學生對於講者的回饋,另一方面作者回顧自己如何在本書串聯鋪陳與通識教育相關的教育家、哲學家的思想等等,並在最後作者向讀者呼籲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於個人自身,乃至於世界的貢獻。
閱讀感想
作者在本章旨在藉由杜威哲學的教育傳統與理念,為通識教育的重要性背書。其中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是作者所勾勒出理想的教育理念,比方說關於批判性思考的問題,作者認為學生不能只是純粹的用虛無的角度批判,否則無益於學生對現實帶來正面影響,而就我粗淺的理解,作者對於批判性思考的反思,似乎可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者是死記硬背或純技職教育限制學生創造力,後者則是過度思考批判,反而容易對事物倦怠,並進一步增加對現實意義的虛無感,甚至採取嘲弄的語調睥睨萬物。而這點或許能結合最近學校內發生的事情,甚至能給出一些思考的角度,畢竟台大的學生都很聰明(至於是否僅止於此,或許還能再商討),正好符合作者在本章討論擅長批評的學生。
關於本章的書寫布局,因為我要負責翻譯本章的內容,所以仔細閱讀作者的書寫布局。個人感覺很有意思的部分是試圖破解本書的語境,由於作者的文筆容易混合他們語境中的輕易能理解的事物,比如電影台詞,或是當時的政策等等,因此對於我這麼一個並非生活在美國,甚至與那個年齡段相距甚遠的非英語使用主來說,閱讀並翻譯本章在某種意義上是在破譯並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事物,個人認為受益良多。
最後筆者吐槽部分,為何作者似乎很愛把一個簡單的概念用複雜的比喻,搞得文章過於玄妙,這算不算某種宣告或宗教式的寫作方式,旨在宣揚某種理念?
註釋:
[1] Roth, Michael S, Reshaping Ourselves and Our Societies,Beyond the University: Why Liberal Education Matters(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pp162-195.
[2] 據筆者考察電影相關情節與語境判斷電影台詞「塑膠」,一方面是指當時流行的工業生產品,代表著個人就業上的保障或相對穩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代表著上一世代的人對於下一代的青年該如何安排人生的保守價值觀的指導性質。若結合文章接下來討論的脈絡來看,作者進一步提問如果那句諷刺的電影台詞放在今日注重獲利的社會風氣下,反而變得很正常,甚至將經典的諷刺「台詞」塑膠換成各種可變現的商業流行用語,在對於重視商業利益的批評者眼中都不會顯得有違和感。
以下節錄該段落相關原文:A half century ago, Mike Nichols's film The Graduate satirized Benjamin's conversation with Mr. McGuire, who keeps repeating the word “plastics” to the young man.Despite some ambivalence, in those days educators and much of the public still expressed admiration for educated well-roundedness and critical thinking, even if it wasn't at all clear how exactly these were achieved. 筆者譯:「半個世紀前,邁克·尼科爾斯(Mike Nichols)的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 )諷刺了本傑明與麥奎爾的對話,麥奎爾不斷向這位年輕人重複「塑膠」這個詞。我們知道我們應該嘲笑庸俗的成年人。儘管存在一些矛盾心理,但在那些日子里,教育工作者和許多公眾仍然對受過教育的全面性和批判性思維表示欽佩,即使根本不清楚這些究竟是如何實現的。」
[3] 筆者認為作者在此試圖藉由電影角色說出新時代關鍵詞,進一步對讀者提問,再結合書中文意來看,可能是指傳統定製教育或制式化教育培養的人才,已經無法應對變動不斷的世界。
[4] 原文部分摘錄如下:Doubt is the antidote to conformity because doubt about the way things are (or are said to be) encourages inquiry. For Dewey, certainty is the enemy of inquiry— not its promise. We should expect that inquiry will lead to more questions, more experiments, more learning. With learning, there is always risk, and educators harness the energy of that risk for creative purposes. “Systematic advance in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began,” Dewey wrote, “when men recognized that they could utilize doubt for purposes of inquiry” (503). Doubt becomes creative when it is linked to a spirit of investigation, a desire to learn that itself sparks more inquiry and experimentation. Dewey's pragmatic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emphasizes its prospective character—it is completely oriented toward the future. 繙譯部分:懷疑是順從的解藥,因為對事物現狀(或據說是這樣)的懷疑鼓勵探究。對杜威來說,確定性是探究的敵人,而不是它的承諾。我們應該期待探究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更多的實驗,更多的學習。在學習中,總是存在風險,教育者利用這種風險的能量來實現創造性的目的。杜威寫道:「發明和發現的系統性進步開始了,當人們認識到他們可以利用懷疑來探究時」。(503)。當懷疑與一種探究精神聯繫在一起時,它就會變得有創造力,一種學習的慾望本身就會引發更多的探究和實驗。杜威對教育的務實理解強調了教育的前瞻性——它完全面向未來。
這章節經常使用解藥antidote的修辭,可見對於作者來說現有教育問題類似沉痼爛疾,只能藉由解藥來處理。
[5] 筆者在此認為所謂講故事,是提供其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不同於消費主義或相對市儈的價值觀對於人的定位,這個故事涉及比方說如何界定人的觀念是如何形成?人與外界之間的邊界在哪?甚麼是值得追求的?合是才有意義?等等關於個人世界觀或所謂對自我認知腳本形塑的議題。典型案例就是第一場專題演講中,徐學庸老師討論柏拉圖理想國反映怎樣的幸福觀念,這點就算是個人價值觀形塑的哲學研究。
後記
前些日子剛好是我們大學部的導生宴,在一邊聽老師同學們討論近況的同時,我以反身性的角度思考參加導生宴這件事本身,就突然想到那一句平平無奇話,「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對啊 在忙期末的過程中 真的很容易忘記,如果想把事情做好,那就一定得把生活也顧好(尤其我又是那種工作狂類型的人)
另外,我發現我味覺應該恢復六七成了 好耶
繼續趕期末報告中.....
下週可能會連考三科 哈哈.哈..
再更近況,Wty妳說得對,我真的該換自轉車了 這已經是本月第二次壞掉了,半年來第六還第七次了 呵呵 超慘 晚上還冒著瑪娃颱風的外圍環流 從師大走回台大宿舍
另外,真的要連考三科了 超慘的
今明兩天的目標 先把《時間怪獸 》的書評期末搞定,再順便去弄一下《 超越大學》第四章的翻譯報告
至少回到台大時還有簡爺伴行 否則真的超狼狽的說
累哇歷史2023年5月30日 師大文薈廳 夏日可畏,時晴偶雨 台北城南宿舍 夜雨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