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个“无人化农场”已初具规模
我市5个“无人化农场”已初具规模
点点手机,无人农机“慧”种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丽华刘全民
通讯员邢逸群
只需要动动手指,无人驾驶的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就开始自动作业,耕种管收主要环节无需人下田,就可以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这并不是科幻场景,而是在南京高淳“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的一幕。
5月10日上午,全市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进会观摩活动在高淳区砖墙镇举办。记者获悉,目前全市5个无人化农场已经初具规模,2025年底前5个主要涉农区将全部建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农业装备和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省人工、效率高,开启“无人化”种田新时代
在砖墙镇时家村,记者看到一台拖拉机正挂着平地机在一块示范田里来回穿梭,驾驶座上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己不停地转动校准方向。农机过处,土地平坦整齐。“看看这平整效果,地面落差绝对不超过2厘米。”农场主人魏清站在路边,看着农机摇摇晃晃地在田地里行进,显得格外轻松。
在另一块农田里,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在缓缓行进,后面插满了一株株整齐的秧苗,株行距均匀。“‘开车’的是北斗高精度农机作业监控系统。事先在操作系统上规划出导航路径,农机就能按规划好的路线行走作业。”魏清指着徐徐开来的农机介绍,这处“无人化农场”核心区500多亩,目前种植的全是油菜,去年秋天开始运行,耕、种、管、收等环节实现无人化机械操作。
魏清告诉记者,使用无人驾驶农机,可以彻底解放机手,一人可同时控制多台农机进行作业,减少了机手及辅工成本,作业效率也能提升20%以上,此外,通过精准定位和导航,可增加耕地利用率5%—10%。
这是去年全市开始建设的5个“无人化农场”之一。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科长陈佳辰表示,目前高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87.1%,其中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7.8%,在保持较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同时,该区农机装备融合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不断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投入大、成本高,农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空间大
“无人化农场”的场景让高淳东坝街道的种粮大户陈红胜啧啧称赞,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担忧:“这对田块规模、土地环境等有一定的要求。此外,智能农机装备和软件投入费用不小,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这些都可能影响种田人对‘无人化农场’的热情。”
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工程师沈有柏却丝毫不担心:“行业的发展需要过程,目前‘无人化农场’的建设刚刚起步,还在试验示范阶段。”
建设无人化农场是建设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的工作内容之一,需要依托农机和农业信息化行业的发展。“与工业生产环境相比,农业生产环境比工厂更复杂,工业上的传感器到田里粘上土、沾到水以后就不灵敏了。长期以来农业产出效益相对较低,没有足够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农业上。”
沈有柏说,目前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越发突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农机升级,行业市场也越来越大。按市场规律,企业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比较高,技术成熟度也需要提升,所以需要政府积极引导科技企业、单位投入人力、资金到农业领域,激发行业加速发展,缩短技术迭代周期,促进产品技术提高、市场价格下降,更大范围推广智能化农机装备。
强优势、补短板,2025年建成5个“两全”示范县
一场更大力度的农机装备革命正在推进。
近年来,我市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85%,去年底被评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但南京并不止步,今年我市明确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其中“科技装备强”是其重要内涵之一。
“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高淳区已分两批先后获省级立项,开展了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溧水区今年也积极申报了项目。”市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处处长郑革介绍,省市区三级都高度重视示范县建设,南京5个示范县建设的投入资金达5000多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升等6个方面内容。
建成以后将主要带来两个变化:一是“强者更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提档升级,无人化水平显著提升;二是“补齐短板”,县域内规模特色主导产业比如茶叶、蔬菜等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着力解决特色农业“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难题。
郑革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确保示范县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促进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